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联盟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33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基于边界点的高维目标进化算法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8-15 15:00:5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chencong 于 2016-8-15 14:59 编辑

论文标题:Many-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: Objective Space Reduction and Diversity Improvement

论文作者:Zhenan He and Gary G. Yen, Fellow, IEEE

写作动机
普通的基于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在解决高维目标优化问题(MaOPs)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:
1、选择压力低下导致的大量的解都是非支配的
2、维数灾难使求解的目标空间太大,效率低下

主要工作:
这篇文章针对上述两个问题,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方法,主要由以下两个步骤组成:
1、目标空间简化,分成区域内的点和区域外的点。
2.多样性保持策略。

预备知识——Achievement Scalarizing Function (ASF) Method
组会上的ASF讲的不好,在这里补充解释一下,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懂,没兴趣的同学就略过吧。

由公式可以看到,ASF需要理想点Z= ,是每一维最优值的集合,权重向量w= 。
假设我们考虑一个2维优化问题,其中的任意一个点 ,我们展开所求的ASF就是如下两个式子中的较大者。
1、
2、
假设现在我们的F在向量ZW上,我们记为G,如下图所示

则ASF(G)应该等于1,2式中的任何一个(因为在ZW上的点,1,2式的值相等)
然而,当F点在ZW向量的下方时,ASF(F)=  ,此时的ASF(F)=ASF(G)。事实上,直线GH上的任意点的ASF值都是等于 ,为什么呢?因为ASF求的是1,2式的最大值啊,而GH上的点的1式的值都是大于2式的!

同理,直线GK上的任意点的ASF= ,这个值也等于ASF(G)!
我们惊奇的发现同一条的虚线上的点的ASF值时相等的!
于是我们基于点A和点B也能做出两条虚线(即等值线),并且等值线距离Z点的距离越远,ASF值越大,即ASF(F)<ASF(A)<ASF(B)。
所以,我们如果要求所有点解的ASF的最小值,就应该取等值线距离Z点最近的那个点,即取ZW与种群交点O。
当ZW发生变化时,它与种群的交点也在变化,如下图所示,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边界点O1,O2。


前面提到,文章有两个主要工作,下面分别进行介绍。
一、        目标空间简化

思想:当我们找到真实pareto area的某些边界点,通过这些点大概能推测出pareto area的边界。得到这些边界点后,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
边界点——target point
方法——ASF

主要分为以下几步:
1、        对于一个种群,用分类向量(太复杂不说明,用于判别一个个体与哪一维最接近)将其分成M个子种群
2、        在子种群内进行交叉、变异、环境选择,重复1,2步直到满足终止条件
3、        用ASF方法分别找出每一维上的边界点记为target points。
如下图所示:


二、        多样性保持策略
得到边界点以后,我们依据边界点可以得到一个区域,如下图:

文章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:
在边界内的点(inside)是对收敛性起作用的。
在边界外的点(outside)只能使收敛性变差,所以只考虑提高多样性。
所以,选择过程的基本思想是:尽量选择Inside点,多删少补。
具体实现过程如下:

其中 红色字体代表两个选择策略
1、Selection of outside points
目的:inside点不足N时,需要一种策略将outside点补充
思想:target point 和middle point可以大概表示真实的pareto area,选择最接近这两种点的outside点。

2、Diversity operator
目的:消除非支配排序后,Snd>N的问题
思想:非支配关系下,为保持分布性去除靠近的点
步骤:

即计算距离矩阵,每次消除距离最近的点直到满足个数要求为止

实验结果:
和下表五种算法比较,比较DTLZ1~DTLZ7,WFG1~WFG9在5维和10维上的结果,S-metric 即HV

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,对比其他五种算法,MaOEA-R&D在多数问题上的效果有提升。


并且对于两个主要步骤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实验,可以看到当两个步骤结合使用时,其效果是最好的

文章总结:
这篇文章的亮点就是选择了一个区域,认为落在此区域内的点对收敛性起作用,而区域外的点对分布性起作用。在选择区域的方法上使用了ASF,即认为一个在某一维表现最好的点(边界点),它的其他维度值就能作为筛选的指标。文中公式不多,理解后还是让人感觉挺有道理的,用了许多不同的策略,从实验效果来看效果还是挺不错的。

论文链接
[1]ASF: https://www.semanticscholar.org/ ... 8221a0afdf4e1c3/pdf

[2]MaOEA-R&D:http://ieeexplore.ieee.org/stamp ... mp;arnumber=7108005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联盟  

GMT+8, 2024-5-19 14:11 , Processed in 0.06789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